loyep.com avatar loyep
  • ai lowcodeDecember 16, 2024

    企业级私有知识库建设:RAG 技术的实战应用

    探索如何使用 RAG 技术构建企业私有组件库的智能知识库,让 AI 工具能够理解和使用企业内部的技术资产。

    RAG企业知识库技术架构AI应用组件库

    企业级私有知识库建设:RAG 技术的实战应用

    在企业环境中,AI 工具面临一个核心挑战:如何理解和使用企业内部的私有技术资产?

    通用 AI 模型虽然掌握了大量公开技术知识,但对企业内部的组件库、设计规范、最佳实践等一无所知。这篇文章分享我使用 RAG(检索增强生成)技术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践经验。

    前置名词解释

    • Chunk: 将文本(或其它数据)切分为每一段数据,是一种数据切片的方法。

    • Embedding: 将每个 chunk 转换为向量,是一种将高维空间的数据(文字、图片等)转换为低维空间的表示方法,后续可以通过匹配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度来实现语义检索。

    • Vector Database: 向量数据库,用于存储 Embedding 和原始 Chunk 的数据库(注意:某些 Vector Database 只支持存储 Embedding,需要自行来建立 Embedding 和原始 Chunk 之间的映射关系)。

    构建 RAG 知识库的过程

    构建 RAG 知识库流程图

    1. 原始数据(Resource Data)

    从各种来源收集原始数据,比如公司私有组件库的文档文本。

    数据来源包括:

    • 组件库的 API 文档
    • 使用示例和最佳实践
    • 设计规范和样式指南
    • 代码注释和说明文档

    2. 分块(Chunking)

    将资源数据细分为更小的块,称为 Chunk

    分块策略:

    • 按组件进行分块
    • 按功能模块分块
    • 按文档章节分块
    • 控制每个 chunk 的长度(通常 500-1000 tokens)

    3. 向量化(Embedding)

    将每个 Chunk 转换为向量表示,便于后续根据向量进行语义相似度匹配。

    Embedding 模型选择:

    • OpenAI text-embedding-ada-002
    • 中文优化的模型如 m3e-base
    • 多语言模型 multilingual-e5-large

    4. 存储至向量数据库

    将所有的 ChunkEmbedding 一一对应存储在向量数据库中,用于后续向量匹配检索出原始的 Chunk 数据。

    常用向量数据库:

    • Pinecone: 云端托管,易于使用
    • Qdrant: 开源,性能优秀
    • Chroma: 轻量级,适合开发测试
    • Weaviate: 功能丰富,支持混合搜索

    RAG 检索过程示例

    RAG 检索流程图

    实际检索流程

    1. 用户输入问题

      帮我生成一个table,包含姓名、年龄、性别。
    2. 问题向量化

      • 将用户问题转换为向量表示
      • 使用与构建知识库相同的 Embedding 模型
    3. 相似度匹配检索(Retrieval)

      • 将用户需求的向量和向量数据库中的向量进行相似度匹配
      • 检索出相似度高的数据源
      • 通常返回 Top-K 个最相关的 chunks
    4. 增强提示(Augmented)

      • 将检索出的数据源和用户需求的问题组合
      • 构建包含上下文信息的完整提示词
    5. 生成回答(Generation)

      • 将增强后的提示词输入给大模型
      • 生成基于私有组件库的代码

    实际应用示例

    // 用户问题
    const userQuestion = "帮我生成一个table,包含姓名、年龄、性别";
    
    // 检索到的相关组件文档
    const retrievedDocs = [
      {
        component: "CustomTable",
        api: "columns: TableColumn[], data: any[]",
        example: `
          <CustomTable
            columns={[
              { key: 'name', title: '姓名' },
              { key: 'age', title: '年龄' },
              { key: 'gender', title: '性别' }
            ]}
            data={userData}
          />
        `
      }
    ];
    
    // 增强后的提示词
    const enhancedPrompt = `
    基于以下组件文档,${userQuestion}
    
    可用组件:
    ${retrievedDocs.map(doc => `
    组件名:${doc.component}
    API:${doc.api}
    示例:${doc.example}
    `).join('\n')}
    
    请生成符合上述组件库规范的代码。
    `;

    注意: 嵌入和向量数据库只是一种特定的检索方法,用于实现语义搜索,而不是 RAG 的必要组件,你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检索,比如传统的关键词搜索、混合检索等。

    RAG 系统的优化策略

    1. 数据质量优化

    • 清洗数据:移除无关信息,保持文档结构清晰
    • 标准化格式:统一组件文档的格式和结构
    • 丰富示例:为每个组件提供多样化的使用示例

    2. 检索精度优化

    • 混合检索:结合语义检索和关键词检索
    • 重排序:对检索结果进行二次排序
    • 动态 K 值:根据查询复杂度动态调整返回结果数量

    3. 生成质量优化

    • 提示词工程:优化增强提示词的结构和内容
    • 上下文窗口管理:合理控制输入长度
    • 结果验证:对生成的代码进行语法和逻辑验证

    下一步实践

    了解了 RAG 的基本原理,接下来我们将基于 RAG 技术,来实现私有组件库的代码生成。

    具体实践将包括:

    1. 方案一:基于开源知识库平台接入私有组件库
    2. 方案二:基于 LlamaIndex 接入私有组件库
    3. 方案三:自定义 AI Agent Workflow 接入私有组件库

    每种方案都有其适用场景和优缺点,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详细介绍和实践。

    通过 RAG 技术,我们可以让 AI 真正理解企业的私有组件库,生成符合企业规范的高质量代码,这是 AI 赋能企业级前端开发的关键一步。

    Last updated on